金融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房产门户/金融信息/ 正文

意识流小说1000字(意识流小说范文)

导读 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

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

“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

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概述  “意识流”原是西方心理学上的术语,最初见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

他认为人类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程。

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流动的。

这是“意识流”这一概念在心理学上第一次被正式提出。

  20世纪初,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绵延论”强调生命冲动的连绵性、多变性。

他的关于“心理时间”与“空间时间”的区分、关于直觉的重要性以及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结构和梦与艺术关系的理论,都对意识流文学的发展有过重大影响。

  学术界一般认为意识流是象征主义文学在小说领域的体现。

但是由于其技巧独特、成就很高,因此通常把意识流文学当成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来处理。

  理论主张  意识流小说家主张让人物主观感受到的“真实”客观地、自发地再现于纸面上,反对传统小说出面介绍人物的身世籍贯、外界环境、间或挺身而出评头论足的写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说”。

这个主张最初是由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提出的,后来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论也表达了类似的主张。

  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詹姆斯·乔伊斯就把消灭了作者人格的戏剧看作最高的美学形式,并力图在小说中达到这一目标。

乔伊斯认为作品是与外界事物绝缘的独立自足的有机结构。

作为现成的艺术品,它不仅与社会、历史无关,甚至与作者本人也无关。

因为社会历史因素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是创作的素材,它们进入作品以后就被“艺术化”、“形式化”了,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艺术技巧  内心独白  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

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

如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独白。

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

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

  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

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内心分析  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

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

普鲁斯特的《寻找失去的时间》(一译《追忆逝水年华》)中就大量运用这种手法。

英美有些研究者断然否认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家,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内心独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内心分析”,而不是意识彻底的自然流动。

  时间和空间蒙太奇  理小说以分析人物的意识层和潜意识层的情感、意识、思想、活动、态度为主,或直接以人物的意识活动来结构作品。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心理小说的开创者为19世纪的法国作家司汤达。

司汤达擅长心理描写,他全神贯注于人的心理现象,把其他一切都置之度外。

心理小说的心理描写反映了19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水平。

他的心理描写是意识层的心理思维,限于头脑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没有涉及潜意识层的生理状态的反映。

因而,他的心理描写非常冷静和理智,充满逻辑和理性,由此显出人物性格力的特点和现实态度。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在内容层次上分为社会和爱情心理两个层次,描写时代的普遍心理状况和精神面貌,细致分析爱情心理的微妙变化和发展进程。

他对人物内心紧张的表现已具有现代意识的特征。

为此,他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由于他的心理意识所表现的“现代性”,使他至今在世界各国仍拥有广泛读者。

代表作是《红与黑》(1830)。

19世纪著名的心理小说有奥斯丁的《爱玛》(1816)、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1857)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1877)等。

心理小说的情节通常比较单纯,心理描写的鸿篇巨制主要是靠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建构的。

一是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包括人物的所思所想和内心独白。

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引导语通常是“他想”、“他继续想”、“他暗自说道”、“我想”、“我在心里说”等,这是传统心理描写的套语。

心理小说在20世纪发展为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波及到欧美各国。

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社会意识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

“意识流”的概念由詹姆斯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

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

  对这一手法采用最多的意识流作家包括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威廉·福克纳。

  诗化和音乐化  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

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

伍尔芙的《海浪》的语言就和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则运用了巴哈赋格曲的结构  心理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

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海浪》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